安防十二五規劃引導安防產業未來5年發展
2011年,是我國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。中國安防行業主管部門組織開展了《中國安防行業“十二五”發展規劃》(2011-2015)的編制。安防“十二五”規劃無疑將引導我國安防產業未來5年的發展方向。安防十二五規劃草案提出,十二五期間,我國安防產業的發展目標是到“十二五”末期實現產業規模翻一番。年增長率達到20%左右,2015年總產值達到5000億元,實現增加值1600億元,年出口交貨值達到600億元以上。產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,安防運營及各類服務業所占比重達到20%以上。
草案提出加快發展中西部地區安防產業,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在中西部地區設廠辦企,引導產業合理布局。加強對重點企業創新的支持與引導,支持并引導一些骨干企業向產業鏈上游轉移,爭取在入侵探測、特征識、芯片技術、系統管理和控制、圖像智能分析、安防評測技術等關鍵技術的開發及產業化方面取得突破,在云技術研究與應用、顯示與存儲技術、防爆安檢技術以及實體防護技術等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,著力提高軟件平臺開發能力。
草案提出,十二五期間,我國安防產業將按照戰略型新興產業的要求,在繼續做大做強產業規模的同時,推動安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,進一步轉變增長方式,促進產業集約化發展。合理引導產業布局,積極發揮產業集聚效應。除繼續培育珠三角、長三角和環渤海三大安防產業集群外,支持部分加工制造及研發業務向中西部地區轉移,引導成渝經濟區、武漢城市圈等后起安防產業群體向特色化方向發展。鼓勵支持有條件企業堅持外向型發展戰略,開發國際市場。逐步減少單純OEM及資源型低端產品的出口,增加附加值高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出口業務,鼓勵集成與服務企業走出國門,積極探索國際化業務新模式。
十二五期間,安防科技發展的重點領域包括:綜合安防集成平臺技術應用創新。建立以多源信息的動態監控和安全態勢預測的綜合預警系統,從傳統安全向現代安防理念轉 化,為開辟安防業務和新市場領域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撐,適
應數字化城市建設對安防技術發展的新需要。加強多信息系統、多技術融合,研究和開發適應城市報警、監控以及綜合安防集成應用的平臺和關鍵技術,如GIS、可視化技術、聯動技術、信息與通訊共享及其他關聯技術等。大力發展中間件產品,積極探索云計算在安防領域的應用。
草案還提出加大行業應用領域技術的創新。加強適應大型活動,重點目標防范等政府安全管理需要的技術應用創新,結合各行業領域安防應用的特點,研究各行業領域中與安防相關的業務流程,提出適應不同領域的安防個性化應用解決方案,并與各行業日常管理工作結合,實現綜合應用。積極推動社區、居家安防的技術應用創新,研究不同家居安防產品的兼容性問題。關注RFID、WIFI、3G等技術的發展動態和趨勢,加強物聯網技術在安防行業的應用研究,開發滿足不同安全需求的物流網應用系統和產品,如用于防盜/搶局域性物聯網,危險品運輸、警務車監控等小型物聯網,以及用于開展安全服務業務的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廣域物聯網。
安防十二五規劃審草案提出了加強探測技術、識別技術、傳輸技術、系統管理和控制技術、專用芯片技術、防爆安檢技術、安防評測技術共7項關鍵技術的重點研究。草案還提出,十二五期間,安防產業的發展依然是依托國內安防市場的重點需求,全面拓寬安防應用領域,提高安防在社會公共安全服務中的地位和作用;有重點地進軍國際市場,擴大國內安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占有率。十二五期間,安防行業主管部門將積極聯合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及企事業單位,保持金融、文博、公安、交通、機場、海關、公共場所等傳統安防市場的穩定增長。同時,積極拓展能源、物流、林業、環保、軌道交通等新興應用領域,積極推進物聯網技術與安防應用的結合,探索物聯網概念下的市場應用新模式,完善大安防應用體系。在擴大政府項目應用、大力推進民用安防市場的基礎上,擴大出口,保持歐洲、北美等傳統出口市場份額,同時著力開發俄羅斯、巴西、印度、中東等國家和地區的新興市場。(摘抄中安網)